当前位置:首页 > 馮鵬程:提高企業年金的包容性 >

馮鵬程:提高企業年金的包容性

来源曲盡其妙網
2025-07-05 07:06:47

12月26日金融一線消息,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《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》發布式在北京召開。泰康養老山東分公司副總經理馮鵬程出席並參加機構圓桌“企業年金市場運行與實務操作”。

馮鵬程以滾雪球類比企業年金的發展,他指出,企業年金累計20年滾出來是6%的收益。長長的坡、厚厚的雪才能滾一個雪球,但是長長的坡肯定是時間夠長,需要耐心資本;其次,企業年金收益夠穩定或者還不錯。

對於企業年金提質擴麵問題,馮鵬程表示,還是包容性的問題,本身門檻不能太高、過程不能太複雜。

以下為馮鵬程發言實錄:

大家好,我是來自泰康的馮鵬程。泰康集團在養老金,包括基本養老金、職業年金、企業年金1萬億了,這20年積累也是滾了一個小的雪球。在這個時代談這個問題蠻好的,我們陳董事長寫了一本書《長壽時代》,就是百歲人生能不能帶病長期生存,這個後麵是不可控的風險。但是反過來看,對我們整個養老積累提了很重要的問題,但是20年看企業年金,我覺得有一個數字還是蠻好的,累計20年滾出來是6%的收益,所以我們講滾雪球,包括芒格在國外,長長的坡、厚厚的雪才能滾一個雪球,但是長長的坡肯定是時間夠長,需要耐心資本。我覺得我們這代人也不是說一畢業就有年金,國外都是一畢業就開始繳錢,繳40年跟我們繳10年、20年肯定不一樣,所以我覺得隻要時間夠長。

第二個收益夠穩定或者還不錯,6%,我覺得20年,我們作為參與方,我覺得這個成績還是不錯的。這兩個積累如果在未來這些人年輕的時候都參與到年金,無論是第二支柱、第三支柱,第二又有很穩定的收益,我覺得可能會給他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幫助。

提到第二個問題就是提質擴麵的問題,前麵已經講得很多了,我個人也在想這個問題,還是包容性的問題,本身門檻不能太高、過程不能太複雜,原來都是國有企業,還要100%、還要工會組織這些。但是現在整個市場主體麵臨很大的變化,這麽多民營企業,這麽多新業態,新業態有雇主嗎?可能沒有雇主,他也是個自由職業的,他也是個從業群體。這塊這幾年國際上很好的實踐,大家前麵講得很好。另外兩個維度,本身養老金是反人性的問題,誰都覺得沒錢的時候多,都覺得不夠用的多。所以反過來行為經濟學說就很好,就是自動加入,自動加入計劃他沒有感知。看到天天扣錢很明顯,我個人覺得這個角度我提兩個觀點:

第一,應該結構調整。因為第二支柱,本身讓企業再繳錢很難了,16+8,現在國際上其實挺高了。所以我個人有一個觀點,能不能拿兩個點出來?做到企業年金,把結構調整掉,企業已經繳了一部分錢,你也可以另外自己再多交,把它打開,這樣就能建立一個啟動資金,無論企業繳沒繳,個人都可以加入這個計劃。我最近這段時間看加拿大,加拿大把思路進一步打開了,加拿大第二支柱不需要企業一定要交錢,可以不交錢,但是企業建立製度,不交錢,但是政策給你打開了,8%也好,4%也好,稅收優惠,你可以加入這個計劃。我覺得我們既然有這個製度,包容性這塊一定要很好地想,怎麽樣的包容性才能更多地納入進來?

第二,包括NEST等很多好的做法,我覺得完全是行為經濟學,因為在新的製度安排下很好的融進來了。包括我看這一次個人養老金也說到自動加入。我覺得後期一個是也利用前期的經驗,比如6%的投資收益,我覺得這可能能給未來給大家提供比較厚的養老金吧。

最新文章